规避是一种能够使武将回避普通攻击和战法伤害的特殊效果,对依赖突击战法和群攻的阵容有显著克制作用。规避效果通常由特定武将的自带战法触发,例如左慈的金丹秘术,其效果为战斗前2回合使我军2人获得规避状态,可免疫伤害1次。需规避并非无敌,凌统的必中、孙权自带的必中以及当锋摧决的伪报都能有效破解规避体系。规避的使用需要结合战场环境和对手阵容进行策略性调整。

规避体系的核心在于时机把握和战法搭配。由于规避效果通常持续1-2回合,且触发条件有限,玩家需在战斗前期充分利用其优势。搭配先攻战法可确保规避状态生效前抢先出手,而配合减伤类指挥战法如暂避其锋能进一步强化生存能力。但需注意规避无法抵御必中效果,因此在面对携带当锋摧决或速乘其利的队伍时需谨慎使用。规避效果与抵御不同,后者可叠加且不受必中克制,但规避的触发门槛更低。

从战术层面看,规避体系的强度取决于队伍整体配置。纯规避阵容可能因输出不足而陷入持久战,因此建议搭配高爆发武将或稳定治疗战法。将规避武将置于副将位置,主将选择具备群体伤害或控制能力的角色,可平衡攻防需求。兵种适性也影响规避效果的实际收益,弓兵和器械部队因生存能力较弱,往往更依赖规避提供的保护。
资源分配是规避体系能否持续发挥效用的关键。由于规避武将通常需要特定装备和战法支持,例如八门金锁阵或奇计良谋,玩家需优先保障这些资源的获取。赛季初期可侧重屯田石料以加速城建,而中后期则应通过攻占高级资源地提升战法点储备。需注意规避体系对红度要求较低,但武将等级和战法等级仍需优先提升,以弥补白板武将的属性劣势。

从版本适应性来看,规避体系在当前环境中仍有一席之地,但需根据赛季特性动态调整。例如在兵战四时剧本中,冬季结冰地形会限制骑兵机动性,规避弓兵可凭借射程优势占据主动。而在群雄割据剧本中,势力特性加成的存在可能削弱规避效果,需通过个性系统或国策进行针对性强化。规避并非依赖特殊技巧,而是需要玩家对机制理解、阵容搭配和资源运营有系统化认知。